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深圳:创新铸就“奇迹之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1186 更新时间:2018-10-8 19:21:31 文章录入:panting 责任编辑:panting

 

图为深圳市南山区城区一角。(资料照片)

开栏的话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一个个城市迅速崛起,一个个企业发展壮大……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开创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今日起,本报开设“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专栏,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和伟大创造力。

40年前,深圳是一个封闭落后的边陲农业县,产业以农业为主,工业几乎是“一穷二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发展迎来了大飞跃,GDP从1981年的4.95亿元到2017年的22438.39亿元,增长了4500多倍,年均增长超过20%,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深圳经济的跨越式增长源自其根植于基因里的创新密码。从40年前没有一所大学、没有一家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几乎为零到目前拥有5G技术、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新能源汽车、柔性显示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深圳走在了世界创新前沿。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深圳还崛起了华为、中广核、腾讯、比亚迪等一批各领域内的世界领先企业。如今的深圳,已走出了一条从跟随模仿式创新迈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的跃升之路,成功跻身于全球创新价值链中,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六个90%成就“创新之都

在深圳,有一组引以为傲的数据: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这“六个90%”来自于科技重镇——深圳南山区的总结。南山区委书记王强说:“南山企业逐渐在世界创新版图中崭露头角,得益于南山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创新作为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发展新动能强劲迸发。”

目前,南山区累计培育上市企业已达148家,居全国区(县)第二位。9月17日,由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显示,南山区位列2018年中国百强区之首。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2017年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十强之首。这是南山区的创新特色,也是深圳创新的精髓所在。

在深圳福田保税区,有一个占地2300平方米的人体细胞科技展览馆。走进展览馆,观众可通过模型展示、机器人、全息影像、影片播放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了解人体细胞知识、人体细胞技术原理、细胞技术应用等现代生命科技前沿内容,同时还可参与细胞实验室参观、科普互动游戏等兼具趣味性、互动性和科技性的科普教育活动。

这间展馆作为深圳市的科普教育基地,由免疫细胞领域龙头企业——深圳市合一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据合一康公司CEO罗晓玲介绍,展览馆的建成,不仅能更好地开展科普,也是合一康近年来创新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据了解,这家企业不仅是深圳市4项细胞治疗技术质量标准中2项标准的制定者,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以免疫细胞储存获得美国AABB国际权威认证的细胞储存专业机构。罗晓玲表示,对企业发展而言,技术创新是核心,质量安全是基础。只有秉承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将技术进行产业化转化,方能生产出安全有效、服务于消费者的产品。

统计显示,2017年,深圳市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9183.55亿元,增长13.6%,占GDP比重为40.9%。今年前7个月,深圳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为3238.32亿元,增长9.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9.9%。深圳产业结构已呈现出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规模以上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三个为主”的鲜明特征。以合一康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正是深圳未来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如今,深圳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初显成效,创新型经济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一流创新源自一流呵护

如果说30多年前“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象征;那么如今“一天46件发明专利”的“新深圳速度”就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从重发展速度向重发展质量迈进的新标杆。

深圳知识产权局统计显示,2017年,深圳国内专利申请量为177103件,同比增长21.89%;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0457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3.07%,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居首位。全国企业专利申请量前10名中,有8个来自深圳,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3850件,居全国第一。南山区201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1万件,占全国四分之一,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339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0倍。

“艾娃艾娃,开始迎宾。”在深圳市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览大厅,机器人“艾娃”随着工作人员的吩咐应声启动:“我在,好的,我去迎宾了。”白色的人型机器人在展览大厅内行走,带领来宾开始参观。

记者看到,这款由神州云海公司研发的智能客服机器人身高约1.5米,头部可转动180度,脸部表情丰富,不仅能够智能识别人脸,还会主动提供服务。目前,“艾娃”已在银行、政务机关、医院、机场、图书馆等多个场景实现落地。

“得益于深圳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企业能真正激发创新的活力。”神州云海公司执行董事沈剑波表示,目前,公司研发团队已在底盘运动控制、室内外组合导航、图像识别和本体集成技术等领域拥有专利100多项,能够以大数据应用解决客户指引导览、环境清洁、安全巡检等工作,并在与专业客户的深度合作中形成人工智能的多元化应用场景。

“一流的创新需要一流的呵护。”王强表示,知识产权是区域创新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深圳实现“创新之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若干规定,成立知识产权法庭,推行行政、民事、刑事“三审合一”,从立法、执法等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强力保护创新成果。9月15日,深圳南山知识产权联盟正式成立,旨在聚焦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用两大方面,编织知识产权全链条最强保护网。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既是竞争力又是生产力。只有围绕企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运营服务体系,促进服务资源的多维流动融合,才能打造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活跃的产业生态链。

今年2月份,深圳印发《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推出了20项改革措施126个政策点,努力营造服务效率高、管理规范、市场具有活力的一流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充分激发了区域内创业的热情。走进深圳高新奇科技园办公大楼的大堂,沙发、书架、绿植、咖啡吧、自动售货机等别具一格的场景设计,让大堂这种公共空间不再显得冰冷,而是成为楼内白领会客、休息的好去处。这是由深圳云知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开发出来的新型场景式文化时尚场所。

谈及创业,云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宜云告诉记者,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开放与包容是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在深圳,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已成为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全民共识。深圳市政府长期以来执行服务为本、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在这里能很好顺应市场发展。同时,深圳强大的产业配套也让创业者们能快速将创意、设计、制造等转变为现实。

刘宜云是深圳创新创业大军中的一位典型代表。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自2013年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深圳商事登记门槛大幅降低,市场活力、创新活力充分迸发。2017年,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55.2万户,全市累计登记商事主体达309.4万户,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61户,拥有企业151户,创业密度居全国首位。

9月8日,深圳营商环境的“新样本”、总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的“政务服务大超市”——深圳湾创新广场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放。该平台汇聚深圳科技创新展示中心、南山区党群服务中心、南山区行政服务大厅创新广场分厅、南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南山公安分局深圳湾服务中心等5大中心,将成为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

开放是深圳发展的永恒主旋律

“开放是深圳发展的永恒主旋律。”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表示,深圳的快速发展是对外开放的结果,得益于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主动对外开放,深圳抢抓4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机遇,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快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世纪80年代,深圳抢抓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承接我国香港、台湾以及欧美国家的产业转移,允许外国企业以及华侨、港澳同胞投资建厂,大力发展“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业,奠定了外向型国际化的工业基础。

抢抓上世纪90年代世界以电子信息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深圳大力发展电子工业,快速实现工业化。

通过抢抓21世纪初世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转型的机遇,深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通过抢抓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世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深圳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内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在企业培育方面,深圳从仅有几家作坊式的纱厂和农机维修所起步,迅速发展到现在商事主体320万家,其中企业188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万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7家,培育了华为、中兴、平安、招商银行等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知名企业。目前,华为成为世界最大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第三大手机厂商,手机销售到70多个国家,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在科技创新方面,深圳制造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高端医疗器械等众多拥有先进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给世界各地带去质优价惠的新技术新产品,让更多人享受到了深圳开放发展的红利,让世界各地体验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2017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7713.2亿元,占深圳出口总额的46.7%。

在对外贸易方面,2017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8万亿元,其中出口1.65万亿元,占全国的10.8%,进口为1.15万亿元,为世界经贸往来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现代物流方面,深圳拥有联通世界的国际性机场和港口,2017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超4500万人次,深圳港连续5年居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国际班轮航线238条。

“深圳4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是融入世界经济又服务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吴思康表示,深圳过去因开放而兴,未来更会因开放而强。深圳的实践证明,只有走开放创新道路,才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创新”时代,创新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无论是开展基础研究还是进行技术攻关,都需要国际间科技合作。深圳要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需要比过去更加坚定走开放创新之路,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断扩大创新伙伴“朋友圈”,更好集聚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