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张庆杰 刘保奎:推动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1506 更新时间:2018-11-8 15:50:18 文章录入:panting 责任编辑:panting

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意义重大,有利于东北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探索以改革和创新为导向,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路径,有利于探索跨行政区管理模式,推动沈抚同城化和沈阳经济区建设,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9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赴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对新时代东北振兴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近期,按照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这必将为正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东北地区注入新动力。

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意义重大,有利于东北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探索以改革和创新为导向,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路径,有利于探索跨行政区管理模式,推动沈抚同城化和沈阳经济区建设,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东北地区经济总体企稳向好,但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作为国内第一个“改革创新示范区”,示范区设立旨在告别过去依赖投资、项目投入来打造增长极的传统模式,实现向改革创新要效益,向制度创新要效益,通过创新开辟未来经济新路径,通过改革化解体制机制障碍,为新时代东北振兴贡献一条新路径,为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方案》提出了示范区发展的四大战略定位,即建设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标杆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辽宁振兴发展的新引擎,是今后一段时期示范区建设的总目标总遵循。

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方案》,在公共服务、住房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力求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的理念,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示范区的原始基因,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改善营商环境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路径,把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示范区的重要使命,把推动绿色发展作为示范的重点任务之一。

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要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方案》提出的“四大战略定位”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努力将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成体制机制新、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营商环境好、生态环境优的高质量发展典范地区。

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要聚焦改革创新主题。《方案》提出的“五大重点任务”,按照问题导向、点面结合原则,示范区聚焦改革创新主题,瞄准优化营商环境、创新驱动发展两个重点,以期率先加快探索,为东北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要着力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方案》在财政和金融、产业和创新、环保和土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政策。如允许国有企业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收益中用于人员激励的部分可不计入绩效工资总额基数;部分领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时,比照西部地区补助标准执行;依法合规简化具体项目环评程序和内容;对示范区建设用地计划实行单列并倾斜。

当前,要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示范区各项任务落地——

以管理体制、开发模式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创新管理体制。示范区探索跨行政区统一建设和管理模式,研究赋予示范区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站式”服务、投资项目承诺制等领域改革上积极探索。二是创新开发模式。探索依托区域对口合作机制,吸引东部地区社会资本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的模式。推动央地、军民共建合作产业园,借鉴中德、中新、中英合作共建产业园模式,积极争取与发达国家共建产业园。

以创新生态、平台、人才、机制和成果转化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在创新生态体系上,加快完善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功能。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加快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器等载体建设。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上,坚持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两手抓,引进和服务两手抓。在促进成果转化上,深化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改革,探索股权和分红等激励制度,探索科研人员校企双向流动机制。

以创新对外开放平台、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扩大对外开放为重点,推进开放创新改革。鼓励示范区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在条件成熟时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按规定放开建筑设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口岸相关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进通关一体化建设。

以产业基地、产业升级平台为重点,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示范区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学工程、新兴服务业、应急装备“六大主导产业”,建设沈阳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健康产业平台、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功能磁性材料产业平台、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军民融合产业平台“六大平台(基地)”。

以生态环境保护、产城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绿色发展。统筹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探索绿色金融引导示范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模式。按照空间管控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支持提升教育、医疗卫生、商务服务水平,推进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示范区内在品质,促进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

(作者张庆杰 刘保奎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