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区域发展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发挥陆港作用 带动产业发…
产城融合打造区域经济强…
数字经济时代 区域如何抓…
粤港澳大湾区应注重经济…
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城市群崛起带动区域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版图加快绘…
南京都市圈探索从区域项…
链接—《人类减贫的中国…
金融持续助力区域协调发…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中部崛起的空间战略思考
作者:王业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42 更新时间:2011-11-2 9:01:30

“中部塌陷”问题提出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20043月份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概念,“中部崛起”在一年内相继进入中央最重要的决策文件,各种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讨论也频见报端。在此,笔者就中部崛起的空间战略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商榷。

 

一、推动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

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改革的深化,如同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样,中部的许多工业企业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工业结构层次低,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机制体制落后,企业冗员多,离退休人员包袱重,企业办社会负担重,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矿区采掘历史长,资源濒临枯竭,缺乏后续替代产业,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城市或矿区基础设施落后。因此,在总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中部地区老工业城市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研究提出国家支持的中部地区老工业城市范围以及政策,积极推进中部地区老工业城市振兴。

我认为,在中部老工业城市问题上,应该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要确立中部老工业城市的识别标准。如同东北问题一样,中部地区城市并不都是老工业城市。中部地区有一批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其中有不少目前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中央政府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扶持。为此,应在总结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经验的基础上,将国家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些政策措施延伸到中西部地区,重点是针对那些问题突出的老工业城市。比如,重点支持中部老工业城市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加大对中部老工业城市国债资金、技术改造、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和主辅分离,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加强对中部老工业城市的环境治理,并在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等等。

第二,依托城市群振兴中部老工业城市。在谋求中部崛起的实践中,中部各省探索打破区划和行业等壁垒,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目前城市群已渐成中部各地的经济隆起带。如湖南的长株潭、安徽的马铜芜、江西的昌九景、武汉的“18”城市圈、河南郑州的中原城市群等等都形成了以老工业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这些城市之间逐渐打破了中部地区一些固有的区划、部门和行业壁垒,按照分工协调、优势互补的规划,逐步形成各地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因此,中部地区老工业城市的振兴必须进一步强化毗邻城市之间功能互补,在城市产业定位上相互配合,打造2小时城市圈,实施城市组团竞争战略。

第三,加强中部老工业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中部老工业城市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萧条区,萧条区是自然的老化、衰落,而老工业城市是“未老先衰”,其关键问题在于自主创新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总是重复引进——落后——再引进,缺乏创新精神。大规模生产有一种文化的惯性,中部地区企业生产文化缺乏创新精神,是中部地区振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促进资源型城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目前,中部地区已有一些资源型城市开始进入“老年期”,有相当一部分城市进入了“中年期”,各种结构矛盾日益凸现。因此,今后在进一步加强中部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要鼓励中部资源型城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积极培育接续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增值程度。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衰退产业的退出机制,加强对矿山沉陷地的治理和生态恢复,并加大国家财政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

第五,全面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老工业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应放在带动能源、原材料工业升级,扶持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扶持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城市或矿区的基础建设;支持解决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和体制性障碍,重点是解决企业办社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引进外资等改组国有企业的问题。

 

二、加速中部制造业带的形成

实现中部崛起战略,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扬长避短,打造一批中部的特色产业,走出一条有中部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中部制造业是实现中部崛起、保证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1、各地区支柱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例,湖北有武汉至襄樊至十堰汽车产业带,江西有江铃汽车集团和昌河汽车集团,安徽则有安凯、江淮、一汽扬子等大企业,均为各省的支柱产业;2、中部区域制造业间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以材料产业为例,虽都处于中部各省的支柱地位,但各有千秋,相互补充。湖北省的钢铁产业处于领先地位,武钢是龙头企业;铜业、稀土、陶瓷等产业是江西的骄傲;湖南树起了有色金属产业的品牌;河南则是著名的耐火材料基地;3、中部地区有丰富的能源和劳动力优势。比如山西的煤炭,在能源紧缺的今天,能源产品价格又已经大多放开的情况下,这一优势将越来越重要。中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4、中部地区有相对集中的工业布局,尤其是在传统工业制造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中部制造业的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在全球制造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中部制造业市场竞争力正在降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目前,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东部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中部地区应抓住机遇,促进制造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若干较有影响力的制造业带,打造中部崛起的经济脊梁;选择以汽车为龙头的机电制造业、钢铁为重点的材料工业、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轻纺制造业等作为战略重点,推进中部经济发展。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制造业的空间布局。要发挥中部地区由“三线”建设时期所打下的传统制造业优势,关键是选准能够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区段,为此需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劳动力价格低廉仍是这一地区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使资本密集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区段对于这一地区的产业选择来说仍很重要;二是在产品选择上,要选择那些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国内又有足够市场需求的产品。

第二,通过城市合作推动制造业带的形成。积极构建城市群带动机制,加快中部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根据各城市群的特色优势,明确分工,建立分工协作的中部地区大产业网络体系。将大中小企业紧密结合,从产业集群角度进行专业分工和协作。在支持的过程中重视集成即通过科技基地、产业基地和产业化的协同发展。

第三,促进长江中游制造业带的形成。中部沿江各省应优先发展长江沿岸地区,充分重视沿江产业布局,形成沿岸制造产业密集带,并以此带动航运发展;大力发展加工工业与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促进制造业沿江布局;引导冶金、石化、电力、汽车、建材等大用水、大耗能、大运量的主导产业以及水陆联运、江海联运等扩散性强的产业沿江骨干航道布局,形成临港工业区、高新科技园区、仓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多元综合体,促进运贸结合、延伸开发,促进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第四,加快陇海制造业带中原地区段的发展。陇海制造业带中原段以郑州为中心,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生物化工和食品制造业,形成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使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其他城市要按照优势互补、发展互动的要求协调发展,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竞争实力强劲的特大城市、大城市及中等城市。

 

三、促进中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

随着东部沿海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圈,对中部传统腹地的争夺日益加剧。广东提出“92”泛珠三角概念,把湖南、江西等传统中部省份囊括进去;长三角的腹地已延伸到安徽省;泛环渤海经济圈将山西纳入辐射范围。同时,中部各省份也分别相应地提出了各自融入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圈的对接思路。但是中部地区之间形成合力的驱动力不足,因此,如何促进中部六省内部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协调中部地区在交通、流通和融通方面的优势。中部六省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在全国板块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因此,中部崛起首先必须打破中部地区间的“行政”分割,发挥中部地区整体的区位优势。

第二,加强企业层面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往来。中部发展,根本上要靠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企业的自组织机制,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对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和改造,建立以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打破省、地区、行业、部门、所有制的界限,通过以强并弱、强强联合的形式,组建一批在国内外有实力和竞争力的股份制企业集团;取消对民营企业的投资限制,放手扶持壮大民营企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内区域经济合作。

第三,推动中部能源和原材料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中部地区煤、金、银、铜、钨、铝等近几十种重要或稀有矿产储量,均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和供应基地,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能源和经济安全。而长期以来,受比较优势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原材料与能源工业成为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而国家总是存在压低能源原材料价格促进下游制成品部门的发展的倾向,这就使得区域贸易条件相对不利于中部地区,造成中部发展的滞后。因此,推动中部能源和原材料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通过市场改变能源和原材料的不合理定价机制,改善中部地区贸易条件尤为重要。

第四,加强中部地区农业的合作。中部六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从一定意义上讲,中部农业发展的好坏,对中国主要农产品供给状况及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中部地区农业的合作,以三大平原农业区为依托,发挥比较优势,围绕中部优势农产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

 

四、加强中部城市圈的带动效应

从空间布局来看,中部以省会中心城市为基础,已初步形成六个成规模的城市联合体,并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湖北的武汉经济圈、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安徽的合肥城市经济圈,太原城市圈和江西的“昌九工业走廊”,具有较为明显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因而,加强中部各区域合作,应发挥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即可以通过做大产业和企业规模来聚集人才和资金,形成竞争优势。

第一,实施“大都市圈”战略。大都市圈化有利于建立最有效的支撑产业群成长的区域空间结构。随着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同时高速公路网以及快速铁路网正在迅速形成,加之政府积极推动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发展,中部区域发展已开始进入大都市圈化时代。中部崛起应抓住机遇促进武汉、郑州—洛阳—开封、芜湖—合肥—安庆、长沙—株洲—湘潭、南昌—九江—景德镇、太原—忻州—朔州—大同等几大联合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以此来促进中部的崛起。

第二,加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应结合中部地区城市体系自身的特点,发挥点多、线长、辐射面广的比较优势,按照以点串线、以线结网、以网撑面的运行轨迹,寻求区域内外的协调发展。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快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的协调机制的建立。因此,中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应打破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加强各层次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形成区域之间特别是各种城市网络之间的互动机制;中央政府应建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的建立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第三,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突出加强城市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处理、信息网络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构建优质、配套、高效的产业发展平台和和谐秀美的人居环境。要加强城乡统一规划管理,构建合理的城市发展空间,构建大、中、小城市(镇)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进城市科学合理、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积极构建城市群带动机制,加快中部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根据各城市群的特色优势,明确分工,建立分工协作的中部地区大产业网络体系。将大中小企业紧密结合,从产业集群角度进行专业分工和协作。在支持的过程中重视集成即通过科技基地、产业基地和产业化的协同发展。在加快中部制造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强配套产业,有效延伸产业链。

 

五、合力构建中部经济增长极

将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建设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全国第四增长极,长江中游及中部地区在积极接受沿海地区辐射的同时,若能够对内部力量加以积极的整合,加快产业整合的力度,实施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加大体制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力度,加大共同发展的力度,力争成为我国经济多极化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第一,构建坚实的综合性网络化基础设施。首先,构建中部大三角经济圈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武汉-南阳等城市的南北发展轴和武汉-宜昌-合肥东西发展轴的形成;其次,要以武汉枢纽港为中心,将区域内已建和将建的各种港口根据物流加以规划,按各地的货源、集疏运条件和港口优势,做到大、中、小结合,功能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华中地区最大的港口群;最后,要加强航空港的建设,建立区域内各机场之间的合理分工,提高营运效率,并促使天河机场成为国际机场的枢纽港。

第二,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增长极。打造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增长极,以郑州、长沙、合肥、南昌等为经济增长极,共同形成中部经济板块,使之成为继珠三角城市圈、长三角城市圈、环渤海城市圈之后的中国第四增长极。

第三,培育中部核心经济增长带。中部地区的“发展极”就是发挥中部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构建沿京广线的纵向城市群,沿长江的横向城市群。依靠两大城市群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主动承接和参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塘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大改造,扩大中部地区对西部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中部新的经济增长带。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文章录入:zhangtinglin    责任编辑:zhangtinglin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