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区域政策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湖北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广东破题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连发三份文件,支持…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
中办国办印发《国家生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
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成渝经济区瞄准中国第四极 双核同城成渝效应聚焦内江
作者:章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62 更新时间:2011-11-6 17:38:10

当世界性金融危机暴发后,中国新华社预言:中国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被世界改变。

中国先沿海后内地的梯度发展战略,异军突起西部版块,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亮点。而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西部经济重镇重庆和成都,让世界全新认识影响中国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西部大开发,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呼之欲出……

 

从沿海到内陆 中国大开发高潮迭起

作为西部大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成渝经济带,抓住历史机遇,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成渝经济区最早的倡议者之一,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林凌表示:“成渝地区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林凌说,成渝经济区将和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形成犄角之势,共同支撑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四川省内江市位处成渝两大城市中间,市委书记唐利民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国有句俗话,30年河东,30年河西。东部沿海地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随着国家对西部,尤其是对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日益重视,位于成渝经济区最中心的内江,正迎来加速发展、快速崛起的黄金机遇期。”

曾担任四川省首任招商局长的唐利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原有的“行政区经济”,由于条块分割、无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跨行政区域的经济联合体,如经济区、城市群等。

基于战略先机把握,在国务院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第二天,唐利民就率内江官员进京举办“成渝经济区——内江的机遇、使命、未来”专家咨询会,吸引了30多位高层专家参加,开创了成渝经济区46个城市之先河,为内江在成渝经济区率先崛起,先期谋得了智力支持。

成渝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将随着区域经济发展,逐渐扩大。成都和重庆对成渝经济区来说起到了“双核”的作用,以后会成为增长轴,将带动成渝经济区二级城市的发展。

重庆大学副校长张宗益教授认为:“成渝经济区将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经济增长极,对于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意义重大。”

 

经济增长新极 成渝经济区前景广阔

辽阔的中西部,能承担起中国经济引擎重任,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只有成渝经济区。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指出:成渝经济区经济密度是西部平均经济密度的14倍,是西部最发达区域。

“首届成渝经济区发展论坛”昨日在内江拉开帷幕。“合力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主题下,内江未来发展战略正在浮出水面。

成渝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唐利民称:位于成渝腹心,内江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接受成渝“双核”辐射,而应迅速抢占先机,在力促成渝经济区全面合作发展的更高层面上寻找新的支点:从成渝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变身为促进成渝经济区深入合作与发展的“支点”城市,通过放大区位优势、加快特大中心城市建设、实施高端化产业战略,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等手段,充分利用“支点”的力量撬动成渝“双核”,从单纯地理意义上的中心节点城市向区域性特大中心支点城市迈进。

杨庆育介绍:成渝经济区目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左右,通过5-10年的跨越式发展估计能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10%左右。达到10%或更多的时候,这个经济区域就将成为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新的增长极。

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专家徐逢贤认为:“成渝经济区必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半小时成渝 双核同城效应聚合内江

四川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将内江列入8个要打造的特大城市之一。“抓住和用好成渝经济区发展等政策机遇,着力建设‘一中心三片区十重镇’,使内江从地理中心变为区域性中心特大城市。”唐利民指出:2014年成渝高铁竣工后,作为沿线重要的中转站,内江到成都、重庆均只需30分钟。这一“双核同城效应”及“双向半小时经济圈”,将凸显和释放内江的优势要素。

成渝沿线的内江等地市将城市建设及功能扩展,作为西部开发中的战略性大事来抓,形成发达的现代的城市经济走廊。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范恒山司长曾表示:“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已进入辐射阶段,很多制造业已开始向外转移,而内江就是接收两地辐射的首选之地。”

“大开放、大合作、大招商、大承接”,独特优势及创新理念,使内江成为了承接产业的热土。内江先后与新加坡联合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亚洲电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约,唐利民说,相信随着内江经济的发展,每个到内江投资的新加坡企业都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

文章录入:zhangtinglin    责任编辑:zhangtinglin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