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学者观点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林毅夫教授2013广州“中…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广州举办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专家提出: 城市发展应学欧洲“密而不挤”
作者:成希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1719 更新时间:2013-10-14 16:08:3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尊重小城镇发展更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要尊重过去城镇化发展的方式。小城镇有它与生俱来的优势,第一,小城镇拉动内需发展。我们对100个发展比较好的小城镇做了调查,它主要是商贸、农业加工。第二它更加有利于城乡发展。第三它更加环保,我们对比了北京市,对比了周边的小城镇,这一天虽然雾霾,它的空气质量要比市区好,水质量也好,还有一个更重要,它更加节能,小城镇的交通耗能很低,我们做了一个比较,大量的能源是用在平时的上班和接送孩子,通过小城镇发展这些东西不需要。

 

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经济竞争力决定可持续能力

经济发展水平助推了城市化发展,我国在过去33年中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成就是最好的证明。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经济必须有竞争力,产业需要不断升级,技术要不断创新,收入水平才能够不断提高,但城市提高竞争力的途径则要求该城产业必须符合比较优势(林毅夫随后引用其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详细讲解了地方如何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升级)。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彭森:城中人可持续发展是主体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能力相协调。同时,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城市中人的需求、公平和性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当适应城镇化的优势、将提高服务业的比重与水平做为本国的战略选择;同时积极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还应推进制度和观念的变革与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副院长文辉:城市发展模式可学欧洲

中国人均土地资源在世界上排名很低,土地资源利用的紧迫性很严重,土地利用粗放,效率低下。中国土地的开发强度超过了标准,比如上海土地开发强度超过了50%,而容积率却没有上去。高容积率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低发展、高容积率,比如贫困区,这不应该是中国追求的发展模式。中国应该追求高发展、高容积率,密而不挤的欧洲模式。

 

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城市伪生态对环境破坏大

现在很多城市倡导低碳、绿色、生态,实际上变成了伪低碳、伪绿色、伪生态。因为对原有气候、物种、水系没有尊重,基本上是人工的,对环境破坏很大。这种现象背后有个制度性问题,土地还是太便宜了。虽然现在有很多地王拍出来,可是,城市建成区里到底有多少土地是经过市场机制推出来的呢?有多少土地是按市场价格卖出去的呢?应该把土地价格提高,高效利用,减少权力者支配的现象。

 

清华大学教授吴唯佳:城市规划政府权力太大

城市发展受到很多资源制约,这些是领导要考虑的,并不是想改就改。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难免会遇到政府和百姓的冲突,但欧洲国家有城市规划法律来规范个人行为,而我们国家是将城市规划看成行政行为,用行政条例来规范。规划中,政府权力太大,所以需要限制政府权力。吴唯佳认为,规划如果出错了,政府要赔偿,老百姓需要参与进城市规划当中,明确人民在城市化变迁中的民事权利。

 

昨日,2013广州·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举行。论坛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财讯传媒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协办,香港南丰集团、能兴(控股)集团承办。论坛主题是“转型与创新”。论坛主办方、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指出,中国已经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

昨日上午,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论坛上指出,广州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多年来,广州一直努力探索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城市可持续之路。当前,广州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陈建华提出,“广州建城5000年时是否依旧充满活力”是可持续发展需要回答的问题。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全媒体集群总裁黄常开,香港南丰集团副董事长司徒启瑞先后致辞。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录入:qinyujia    责任编辑:qinyujia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