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学者观点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城镇化率超过60%,来之…
特色小镇建设应突出问题…
特色小镇应有多方面“特…
推行居住证制度 西宁新型…
安徽庐江:就地城镇化 乡…
城镇化“主体形态”如何…
哈继铭:城镇化短期内难化…
2020年城镇化建设资金缺…
李克强一次调研两次批示…
易鹏:城镇化应在生态文…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范周:离开"中国梦" 新型城镇化将毫无意义
作者:范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88 更新时间:2013-10-22 12:52:09

106,第七届创意中国 和谐世界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在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公共服务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文化产业在新型城镇化中的担当为主题,围绕文化城市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城市创意生活、城市软实力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核心议题,对中国新型城镇化中的文化因素展开了深入探讨。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全球文化产业学术联盟主席范周以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为主题发表了演讲。范周表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历史性命题。讨论这个问题,需要从全球的角度对这一系统工程进行全面的考量,从而寻找发展之路。

  城镇化发展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他认为,城镇化发展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从国际经验来看,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总体趋势,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70%,特别是英国已经达到了90%。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率水平也在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升。比较另类的案例是巴西,它以贫民窟式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将城镇化率提高到了86%,而且从1950年到1980年,巴西只花了30年时间就将城市化的水平从36%上升到67%,比欧美发达国家快了20年,其背后的代价就是产生了大量的贫民窟。与之相似的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也正逐渐重视城市发展为其经济和社会转型提供的重大机遇。

  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相当。据统计2010年到2012年中国农业人口落户到城镇的数量是2505万人,平均每年达到835万人,排在城镇化水平前10名的省份,如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辽宁、江苏等都将城镇化水平提高到了60%以上,北京、上海都超过了80%。因此,我们对中国未来10-15年将把城镇化率提高到70%。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不仅会推动国家内部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还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在全球范围内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机遇。据经济学家估算,未来十年中国的城镇化将要投放接近75万亿人民币,将会是全球在经济发展领域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实践。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城镇化建设中,城市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的实现分别依赖于主导产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三大要素,并在社会保障体系的环境下有效运行。他认为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有不可缺少的四大要求:集约、生态、智能、人文。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城镇化的经济功能依赖于主导产业的发展,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可以更好的解决城镇化中的问题。文化产业应该在新型城镇化中成为特色的支柱产业。如中国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一个只有1300人的村庄,有近700人在参与画虎,年销售3万余张,销售额达到人民币6500万元。除此之外,河北曲阳的石雕产业、蔚县的剪纸产业、武强县的乐器产业、任丘市的芦苇画产业等,都体现了文化产业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发挥的经济作用。城镇化的社会功能依赖于公共服务的完善,特别是缩小不同区域间的共同服务的质量差异,如教育服务、卫生服务、文化服务等等。同时,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制约城镇化进展的关键因素。2020年,中国超过65岁以上的老龄化人口要达到近3亿,养老保障问题将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最突出的一环。

  从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来看,一是集约,不但是要土地集约,还要产业集约。新型城镇化带来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与整合。文化产业集创意驱动、知识密集、技术整合,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业类型,是多学科交叉、产业高度相关的产业类型,有助于实现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二是生态,中国35年的快速经济发展,GDP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是中国对于生态的破坏和资源消耗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与工业、农业相比,文化产业以人们的创意为核心竞争力,以文化创意资源为依托,有助于降低耗能,有助于减轻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进一步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三是智慧,中国已经有200多个智慧城市项目在试点,智慧城市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的路径。四是人文,人文是城镇化建设的软环境建设,但是没有软环境一开始的植入,城镇化建设将又是一片水泥森林

    离开了中国梦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将毫无意义

  中国的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向前推进。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在未来10—20年内,中国将有3亿农民的身份转化为城镇居民,对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检验政府应对社会重大转型的试金石。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都不能在中国进行简单复制,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李克强总理在97号的会议上提出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我们既要清醒认识这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又要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范周表示,如果离开了人民的需要、离开了我们共同发展的中国梦的福祉,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将毫无意义。

  因此,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的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当前全国各地开始了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与实践。随着一个个新型农村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呈现,一栋栋高楼新居拔地而起,中国几代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城市的实体建设,更要做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实现两者的齐头并进,这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通过文化生态和环境生态的协同发展,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的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软着陆的选择。文化产业本身是创意驱动、知识密集、技术整合的产业类型,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业类型,是多学科交叉、产业高度相关的产业类型,有助于实现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从生产方式来看,城乡之间的区别在于,农业、农民是家庭经营为主,城市和工业则是以企业经营为主。以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将农民从个体生产和经营体制中解放出来,以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分工与合作,有效提高产业效率,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驱动人的城镇化的有效方式。因此,整合和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因地制宜地扶持和打造有优势的文化产业项目,减少发展文化产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走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做到既尊重城市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通过传统的城镇化推动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化,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又善于借鉴和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螺旋交替上升之路,既要善于建设大城市,更要善于发展文化产业,通过走集约高效创新发展的道路,以县域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建设一批新型小城镇,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文化中国-中国网

文章录入:古月    责任编辑:jiangyue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