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区域发展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透视中国经济新变化 结构…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产业集聚或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救命草”
作者:白杨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1923 更新时间:2014-10-24 15:41:54

    近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3%,2009年初以来最慢增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对此表示:“这数据背后是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可能会进入一个比较低速增长的时期。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也会因此大大加速,因为中国是外向型经济,世界经济的减速对中国将会有很大影响。”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如何提升区域竞争力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近日提出了他的一些想法。

 

    区域经济发展陷入窘境 亟需调整战略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已经摸索出一套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法。这些方法被广泛使用,也确实给一些地区带来了繁荣。

    波特教授表示:“驱动地区经济发展一般有四个途径。第一个是提高商业环境,提高公路设施、公共教育、医疗、法律法规等;第二个是吸引投资,通过一些激励政策吸引投资来提高区域繁荣;第三个是建立新的热门行业,比如某地区认为生物技术是未来的希望,他们可能在本地区建立这样的产业群;第四个是建设一些东西来吸引投资,比如建设工业园或是建设一些基础设施等。”

    然而现阶段,这些方法或因各区域同质化严重,或是资源禀赋无法支持产业发展等原因,都很难再有效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曾在APEC财长会上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的大环境下,中国将以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激发千千万万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波特教授认为这个阶段便需要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区域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区域要吸引有竞争力的企业,并帮助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产品质量、成熟度和效率等,只有让企业表现更好,地区才能发展的更好。然后,要改善整体经济氛围,这不光包括充足的资本、支持性的产业、适当的激励措施等,还要包括良性的竞争氛围,以此来带动创新。这就需要发展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帮助区域集聚到足够多的产业相关的企业,从而促进这些企业在集群内的创新。”

    波特表示:“美国经历了非常糟糕的经济衰退,如果是以正确的方式来发展产业集群,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其实也能够实现增长。”

 

    产业集聚可催生新的产业集群 市场“蛋糕”也会越来越大

 

    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不仅仅有利于该集聚产业的发展,而且对该产业周边的相关产业也起到促进作用。产业的集聚其实意味着一个产业链条的集聚,该链条上的所有行业因此都能享受到集聚效应。以旅游行业为例,旅游可以带动住宿、餐饮、景区等行业发展,而这些行业本身也能带动很多配套服务。比如在澳大利亚,有教育机构专门设置课程来培训旅游的从业人员,这便从旅游产业牵引出教育产业的发展。

    波特教授曾做过关于中国行业集群的研究,其研究数据表明,发展比较好的行业集群都有一定关联性。通过比较中国2001年与2012年的集群出口额占比可发现,新增的行业集群都是从原有行业集群的周边发展起来的,这说明经济多样化的过程并不是随机的,而是跟相关联的集群发展相关。

过多同类或者相关行业的发展,是否会造成区域资源紧张或是抢占彼此的市场份额。对此波特表示:“不要认为我们的成功一定是别人的失败。这不是零和竞争,固定大小的‘蛋糕’理论是不对的。‘因为有很多市场需求还没有被满足,很多的产品还有可以改善的空间,蛋糕’是越来越大的,只要不断提高生产率,不断提高效率,便可以实现共赢,实现共同成长和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文章录入:qinyujia    责任编辑:qinyujia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