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学者观点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张帆、余淼杰:“中美双…
刘新立:建立跨国界区域…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孙薇:中俄北极合作的利益与机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官网 点击数:1502 更新时间:2015-10-11 11:30:44

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除了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而且交通方面北极航道能大大缩短欧洲与东方的距离。然而北极气候复杂,开发需要建设更多基础设施,故需要多国合作,投入大量资金。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极地区日益冰融,北极的利用价值逐渐增大,影响着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面对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及日益畅通的北极航道,北极国家纷纷制定或更新各自的北极战略,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存在,而众多非北极国家也开始密切关注北极事务,积极寻求参与的渠道。

北极海底的资源大多都在沿海国家(尤其是俄罗斯)的专属经济区内,所以中国如果想要寻找资源,必须与这些国家进行合作。

研究北极对中国的意义

因此,研究北极对中国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以大国为主导对北极的开发、以自然资源开采为核心的合作,使得北极越来越引人关注。

由于身处北极圈之外,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多为共享性利益,需要借助国际平台特别是与北极国家进行合作才能实现。这些利益涉及环境气候、资源、航道、安全等几个领域。

从环境气候来看,全球变暖使得北极地区冰盖融化加速,海水结构变异,海洋流动减弱,由此造成的一系列气候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沿海地区、森林、水资源、农业生产、牧业、旅游等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中国气候的地区多是在俄罗斯北部地带,因此中方与俄方在北极方面的科研合作十分重要。

从资源价值来看,北极地区拥有全球30%以上的天然气资源和13%的未开采石油储量、大量的优质煤炭以及铁、锰、金、镍、铜等矿藏,有第二个中东之称。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对各类资源的进口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北极有望成为中国资源进口新的选择方向。而北冰洋油气资源增量加上运输通道的便利性,也将丰富中国能源采购多元化战略的内容。

从航运价值来看,近年来北极海冰夏季融化程度屡创新高,极大提高了北极航道的利用价值。中国的对外贸易严重依赖海上航线,北极航道的开通不仅可以缩短前往西欧、北美的航程,降低物资成本,还可以免受马六甲海峡海盗的困扰以及打破海上通道单一性局面,实现中国国际航运多元化。

从军事安全价值来看,北极地区扼守亚欧和北美大陆的战略要冲。随着利益的拓展,中国有必要对其安全价值予以关注。

中国的参与渠道

鉴于上述国家利益及相应的国际责任,目前中国正积极关注和参与北极事务。作为非北极国家,中国的参与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外交途径与北极国家开展合作,二是利用现有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平台进行合作。具体来讲是以下几方面:

首先,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当前,俄政府正努力打造北极能源基地,希望中国能参与到这一资金需求巨大的项目中来。

其次,中国积极推进与北欧五国的北极合作。如20124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访问冰岛,两国就密切北极事务合作进行磋商,在各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同促进北极地区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等达成共识,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冰岛共和国政府关于北极合作的框架协议》。

最后,从国际组织、国际法的角度来看,《斯瓦尔巴德条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全球性治理框架,都为中国自由、平等地在北极地区从事科学考察活动以及参与北极事务提供了法理依据。

由于俄罗斯是北极地区最大的国家,其1/3的领土位于北极圈内,一半以上的海岸线面向北冰洋。因此,北极地区的变化对俄罗斯的影响更为直接。俄罗斯维护其在北极地区的环境气候利益、资源利益、航道利益和军事安全利益的行为,决定着中俄在这些领域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以及合作的实现程度。

俄罗斯在北极的优势

俄罗斯在北极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资源角度看,北极丰富的资源有大半蕴藏于俄罗斯。俄罗斯大约1/5GDP和出口产品都依靠北极地区。

2.从航道角度看,俄罗斯在北极航线中所占岸线最长,约5600公里,北方海航道(NSR)也实际被其所控制。为体现对这一交通要道的管辖权,俄罗斯规定所有打算进入北方海航道的船只都应事先通知并提交导航申请,这意味着使用该航道必须向俄支付一定的费用。

3.从军事安全角度看,北极对于俄罗斯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北方海路的通航将使俄罗斯获得相对开放、自由的出海口;面对北约、欧盟东扩的压力,争夺北冰洋成为俄罗斯扩大生存空间、寻找战略纵深的重要途径;控制了北极地区,会使俄罗斯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对其他大国的威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其战略威慑的有效性将大大增强。

俄罗斯在北极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确保俄罗斯对北极北海航道的控制权和对北极能源的开发权;二是实现对潜在北极竞争者的有效威慑。但俄罗斯开发北极也有短板,即在开发北极地区尤其是北冰洋沿岸大陆架方面,俄罗斯急需资金和技术支持。

中俄如何开展合作

在上述背景下与俄罗斯开展合作,要明确各方的利益诉求。中国在北极的开发合作目标一是北极航道,二是开发北极地区的能源资源。中国需要通过与俄罗斯合作才能实现自己的北极利益,并且这种合作要建立在俄罗斯的北极利益得以满足的基础之上。而中俄就环境气候认识和保护这一全球性议题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在资源开发这一互利互惠的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合作空间,在航道利用这一俄方主导的领域存在着有限的合作空间。因此,在中俄北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中国应以气候环境合作为基础,以资源合作为重点,进而寻求在航道利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机会。

合作的前提是互利,实现互利的基础则是互信。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俄两国领导人都表示中俄关系正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因此,中俄应以继承性、可预见性和拓展性的眼光和态度建设中俄关系,做到在有共同利益点时进行合作,在缺乏合作点时不损害对方。鉴于此,作为世界最大的非北极国家的中国和世界最大的北极国家的俄罗斯,应在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北极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北极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俄两国关系目前处于最好历史时期,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中俄北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建立在高度互信、互利共赢基础上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俄开展良好双边合作的最重要基石。

其次,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能源开发需要其他国家的参与,这是中俄北极合作的重要经济基础。全球尚未探明但可开采石油的13%以及天然气的30%都集中在北极地区,其中43%又集中在俄罗斯的北极地区大陆架,俄罗斯需要开发这些能源来保障国家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进而开展更有力的能源外交。但俄罗斯在开发北极能源时,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俄罗斯需要与中国等地区外国家开展合作。

最后,随着北极地区冰川的融化,北冰洋航道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这使得俄罗斯与地区外国家在航道方面的合作成为必然。而中国作为海洋航运大国,与俄罗斯在这方面的合作空间十分广阔。

中国作为近北极国家,北极地区的自然、生态、安全变化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与俄罗斯开展在北极地区的合作,则是加强中国北极治理参与、进一步巩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手段。

中俄合作前景

展望中俄北极合作的前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当前西方制裁俄罗斯、减少了在北极合作的情况下,中国应充分利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起来的互信机制,加强在北极问题上与俄罗斯的沟通,以消除俄方在这一问题上可能存在的误解。

第二,能源合作可以作为中俄开展有效北极合作的突破口。尽管俄罗斯在安全方面极力维护其在北极地区的存在,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俄罗斯在北极能源开发方面仍需要开展国际合作。由于中国对于天然气和石油有着巨大的需求,因此可以在这方面向俄罗斯提供相关的资金以及技术支持。随着俄罗斯在20142月宣布将在2035年前提高北极油气开采量,以及俄罗斯对华油气出口的不断扩大,中俄在能源开发方面的合作应是中俄北极合作最有前景的方向。

第三,中国可与俄罗斯在北冰洋航道的科研考察、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积极合作,从而间接参与北极地区的治理与航道利用。俄罗斯对北方航道的国际化非常警惕,而科研考察与环境保护的合作则有着很大的生存空间。因此这是中国参与北方航道建设与利用的有效手段。

总之,中国需要进一步利用中俄的现有合作机制,一方面积极参与北极地区的治理,从而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则要与俄罗斯建立在这一地区内的互信。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范围将会逐步扩大,合作也将变得更加积极和深入。

(孙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 

文章录入:ruxue    责任编辑:ruxue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