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学科发展 >> 学术评价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秦巴山区典型乡村“三生空间”内在机制及振兴路径探究
作者:武联 文章来源:中国城市规划 点击数:10413 更新时间:2021-2-20 10:30:43

导读

2020919日上午,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乡村规划与建设学委会学术活动之“全面小康与乡村规划——中西部县乡域乡村规划”成功举行。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武联教授做题为《秦巴山区典型乡村“三生空间”内在机制及振兴路径探究》的学术报告。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发言专家基于陕南地区秦岭及秦巴山区一系列乡村项目以及扶贫和实践项目的研究,并分享了发言专家关于“三生空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此后发展路径的认识。报告分为三个方面:“三生空间”的概念、机制与历史演化,秦巴山区乡村特征与现状问题,“三生空间”协同机制下的秦巴山区乡村振兴路径。

01“三生空间”的含义、特点与历史演化

“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和国家针对城乡人居环境的发展提出了“三生空间”的概念,并特别强调了“三生空间”统筹协调的开发模式。实际上,“三生空间”是城市和乡村最重要的主体功能空间,在人居环境发展和规划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提出,我们又提出了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生态优先的思想。目前的国土空间规划正是以这种思路和思想开展的。

如果从不同尺度和不同对象看“三生空间”,那么其特征、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也将不同。乡村,特别是山地乡村,其“三生空间”的相互关系与构成要素同城市差异非常大。因此,要做好乡村,就要揭示和理解“三生空间”的本质以及相互的内在关系的规律,这是乡村振兴、乡村规划和乡村建设非常重要的一条路径。乡村和城市“三生空间”的最大差异就在于,乡村的“三生空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含、相互协同的关系(图1)。其中,乡村产业结构与生产体系可对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造成影响。例如,乡村的产业结构可影响乡村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村庄布局、院落布局以及房屋布局等,并可孕育乡村的独特文化。乡村的部分生产空间同时承担着生态空间的职能,例如,林业、种植业是生产空间,但也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因此,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互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两之间的关系都同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异。

 

1 “三生空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的关系

由此可见,“三生空间”的功能具有复合性,“空间”与“功能”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复杂关系,即一类空间包含多种功能。在多种功能中又存在主导功能(图2),例如生态空间中以生态功能为主导,同时存在着生产与生活的其余附加职能。这种同一功能分布在不同空间,同一空间对应着多种功能的多对多关系,需要着重厘清。

 

2 “三生空间”的功能复合性

“空间”与“功能”之间的“多对多”关系在山地乡村和平原乡村之间的差异较大。平原乡村的地域空间、生态承载力、针对人工干预的自修复能力等方面同山地乡村有非常大的差别。山地乡村的空间受地形地貌限制,用地较为破碎。因此,受村庄形态影响,山地乡村比平原乡村具有更加多样的功能复合与协同关系。从这种差异性中我们可看出,乡村的空间形态、耕作半径、耕作模式同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其天然的生态屏障也同生活生产密不可分。

同乡村相反,城市的产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图3、图4),城市的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之间具有相对明显的界限,生态空间由于城市的建设密度界限也较为明显。由此看出,城市中“三生空间”之间的渗透性、协同性与包容性同乡村差距较大,这种差异源于农村与城市的产业差异性。产业差异造成了乡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中不同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空间。例如,如果一个区域以种植业为主,便需要有同种植业相适应的生活空间。同样,产业差异对生态空间的影响也较大(图5)。

 

 

3 乡村——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

 

4 城镇——第二、三产业

 

5 产业差异对“三生空间”的影响

另外,乡村与城市“三生空间”的差异还体现在功能耦合性上。乡村的最大特点是三生空间的界限较为模糊,耦合度较高(图6);而城市的三生空间界限比较明显,耦合度较低(图7)。因此,在促进乡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发展与升级乡村的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转型之后,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如何重构?如何与生产空间形成适配关系?三生空间的功能耦合性可以反映在三生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两之间的关系中(图6)。相比城市,乡村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之间的包容与协同关系更强,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的重叠度更高,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的交融度也更高。以山地乡村为例,其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没有明显界限,三生空间的耦合度非常高,这是在某一种产业形态下或者一种经营模式下呈现出来的关系。“三生空间”三者间与两两间的复合功能需要我们认真深入的研究探讨。

 

6 乡村三生空间三者耦合度高,界限模糊

 

7 城镇三生空间三者耦合度低,界限明确

 

8 “三生空间”的复合功能

从中国传统城市建设中我们可以挖掘出“三生空间”的特点、演化机制与内在关系。我们的先辈为了生态安全、生活保障与稳定的定居,非常重视“三生空间”的选择与匹配关系。这种重视首先体现在历史遗址中。在西安半坡村遗址(图9)中,白鹿原可遮挡风寒并提供林木,既是主要的生态功能空间,也是重要的生产空间;河流是生态空间,同时可提供农耕用水与渔猎等生产功能;居住空间以壕沟为主,形成穴居群落外,还提供了制陶区与墓葬区。因此,半坡村生态生活生产三者兼顾,同时三者协同并互相利用。正是因为半坡村形成的这种高度耦合的稳态关系,使得人居环境能够持续稳态的发展。在姜寨遗址(图10)中我们也能发现同样的现象。这便是先辈的营建智慧,揭示了“三生空间”三者之间的规律,对我们现在仍有非常大的启示。

 

9 半坡遗址

 

10 姜寨遗址

其次是书籍理论。《井田制》中,孟子以土地量定人数,并确定了环境容量(图11)。《管子 乘马》中提出不同等级的土地可容纳的不同量级人口数,合理考虑了修建城池的土地承载力。这其实便是一种“三生空间”的耦合,承载力是生态问题,土地承载力讲述了生产和生活生态的关系:城市有多少田地与水源,能承担多少居民。另外,管子中提出的因地制宜的城市选址和规划思想(图12),以及传统风水理论中负阴抱阳,山水交汇的城市选址思想(图13),都考虑了多种国土空间要素,强调了“三生空间”多要素的耦合,以形成有田、有水、有阳光、有林木遮挡的人居环境。生态空间、生活空间以及生产空间之间的相得益彰与相互协同,保证了日常生活、城池防御以及气候屏障的协同构成。

 

11 孟子《井田制》

 

12 《管子·乘马》——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13 传统风水理论——负阴抱阳,山水交汇

田园诗画中,“三生空间”同样有所体现。在中国传统画中,生态空间占比较大,比较夸张,而生活空间较少,体现了古人崇尚自然的思想(图14、图15)。一幅和谐画作的根本是构成要素的合理配置,即有什么产业,有怎样的生活,有何种的生态,体现了“三生空间”的联系度。田园诗歌中描述的场景也涵盖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图16、图17)。可以看出,田园诗画并未强化三生空间的某一方面,而是重视三者间的有机协同。

 

14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三生空间

 

15 清《农耕图》中的三生空间

 

16 《归园田居 其一》中的三生空间

 

17 《过故人庄》中的三生空间

从以上传统人居环境营造的分析中,我们可总结得出“三生空间”的内在机制——协同、适配、融合。协同指“三生空间”三者协调共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应整体考虑,缺一不可。适配是指“三生空间”三者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任一要素发生变化时,其余两者均应发生适应性调整。例如,生产空间以种植业为主,生活空间便需通过农田界定,同时还需考虑农田分布与地形地貌等生态要素的适配。融合指“三生空间”的融合,均衡发展是取得人居环境稳态的必要条件。与现在城市“三生空间”分隔清晰相反,乡村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强调“三生空间”的包容性,这个特征和作用机制在山地乡村更加明显。目前乡村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因为忽略了“三生空间”的融合性,孤立的考虑某一方面,而对整体性考虑不足。例如,片面发展某一类产业,而忽视了产业与生态不匹配的问题,最终影响了人居环境的风貌;抑或盲目考虑建设用地的扩张,对特色风貌、生产、生态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等。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思想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包括:传统价值观中的绿色、生态思想,国土空间全要素的合理配置方式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者间的协同与融合。我们现在提出的统筹乡村,协调发展等的思想和传统经验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02秦巴山区乡村特征与现状问题

秦巴山区地位非常重要,它横亘于我国中部(图18),是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南北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重要的主体生态功能区,有“生物基因库”的美誉。

那么,在秦巴山区重要地位的背景下,其人居环境,尤其是乡村聚落,如何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进行发展?“三生空间”协同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非常重要的一条路径。20204月,习总书记到秦岭考察,指出了秦岭的重要地位,并对秦岭的生态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和要求(图19)。在此背景下,秦岭的生态问题已不容忽视。秦岭的城乡人居环境发展对秦岭生态影响较大,因此,做好城乡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无疑是对秦岭生态保护的一大贡献。

 

18 秦巴山区区位

 

19 2020420日总书记到秦岭考察

长安大学聚焦于乡村和秦巴山区部分地区的研究已有一定积淀。多年来,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的老师在秦巴山区不同层面结合不同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实践与扶贫工作,图20是近几年来的一些主要研究项目。

  

20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研究支撑——聚焦秦巴山区的乡村空间研究

秦巴山区地域范围广大,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图21)。陕南是陕西省三大自然区域之一,也是秦巴山区的中心地带。因此,我们将陕南地区作为代表地区展开研究。陕南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地理垂直分异明显。其生产空间(图22)、生活空间(图23)延水系和沟谷海拔低的区域延伸,呈支叉状展开,这种用地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地理单元与生态单元(图24)。我们研究的很多乡村都是在这种地理单元与生态单元中进行发展的,这种分散的用地决定了乡村聚落的形态。陕南秦巴山区乡村聚落的主要特点便是传统聚落形态与秦巴山区地形地貌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较高耦合性。

 

21 秦巴山区概况

    

22 秦巴山区生产空间——农田

 

23 秦巴山区生活空间——聚落

 

24 秦巴山区生态空间——山林

依据海拔高度等地理空间特征(图25),秦巴山区的乡村可分为平原盆地型、低山沟谷型、高山沟谷型三个类型(图26)。其中,平原盆地型村落较少,而低山沟谷型乡村(图27)的聚落数量最多,因此低山沟谷型村庄发展建设中的“三生空间”问题更具典型性。低山沟谷型是沿着水系或低山沟谷分散发展的斑块状聚落,村落中的生活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有机嵌套,形成了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关系(图28)。这种在地形地貌影响下形成的相互渗透的空间形态特征构筑了“三生空间”及其相关要素,如山、水、林、田、湖、草的协同关系,最终形成了三生和谐稳定的态势。

 

25 秦巴山区地理空间特征

 

26 陕南秦巴山区典型乡村类型及聚落个数

 

27 秦巴山区典型乡村类型——低山沟谷型

 

28 秦巴山区低山沟谷型乡村的传统特征

秦巴山区的乡村建设中“三生空间”不协调的问题最为严重,在我国其余山区乡村中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生产方面盲目追求采矿采石产业带来的近期经济效益,导致乡村生活空间风貌的缺失,并导致生态空间遭到破坏(图29)。生活方面模仿城市建设模式,通过挖地挖山的扩张建设集中居住区,致使特色风貌的丢失与生态空间的破坏(图30)。生态方面以被动式静态保护为主,对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优势转换为金山银山的思考不足(图31)。因此,秦巴山区乡村现状问题产生于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三生空间”的割裂(图32)。这个问题是我们在乡村发展中需要重视并重点思考的。

 

29 生产-产业发展的适宜性不够

 

30 生活-建设用地盲目扩张

 

31 生态-静态保护缺乏利用

 

32 “三生空间”割裂

03 “三生空间”协同机制下秦巴山区乡村振兴路径

第三部分是我们结合“三生空间”协同机制(图33)开展的系列扶贫和振兴项目的实践。结合上述内容,我们提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者协同、适配、融合的新思路,达到乡村振兴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理想状态,即: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33 秦巴山区乡村“三生空间”的协同机制

我们以发展产业为核心,并注重产业的重构、升级与转型。传统的生活空间模式为种植业背景下小农经济的空间模式,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会对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乡村为发展旅游业引入野营、探险等旅游活动,实际上是在生态空间中植入生产与生活空间,这并非是单一静态的生态问题,需要考虑生产经营模式变化后的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的适配调整。因此,我们的规划手法可总结为,以生产空间重塑为核心,以空间重构与生态约束的供需关系为主线,构建“三生空间”融合发展基本框架,探求乡村振兴中的空间优化路经,合理调控与重构新型乡村“三生空间”(图34)。

 

34 调控与重构新型乡村“三生空间”

经过以上探讨,为振兴秦巴山区乡村三生空间,我们提出了“1+4+3+6+3+3”的振兴路径(图35)。其中,“1”是指一个目标,“4”是指四种产业模式,“3”指电商、合作社与个体农户三种经营模式。这个建构路径已经在我们扶贫的几个乡村项目中进行了实施,目前实施效果较好。乡村的产业进化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的提升与产业体系的变化,因此部分生产空间中包含了生态功能。除此之外,生产空间中还存在系列人文活动,对生活空间中道路等生活服务设施配套也提出了一定要求。生态保护前提下开展的乡村相关活动同样对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配套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三生空间的互动关系应当受到我们的重视。

 

35 协同“三生空间”的乡村振兴路径(1+4+3+6+3+3

我选择了两个低山沟谷型乡村——花园村与店坊河村为大家具体介绍(图36)。尽管都以生态优先、产业带动为基本发展原则,同类型乡村的发展路径因区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店坊河村远离中心城,村域面积中森林占比超过80%,其三生空间发展为“生态+”模式。花园村紧邻青山镇镇区,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以及旅游资源情况较好,具备产业发展的潜力,三生空间发展采用“产业+”模式(图37)。

 

36 两个低山沟谷型乡村案例

 

37 店坊河村与花园村区位

首先是店坊河村案例。店坊河村(表1)现状的“三生空间”主要分布在三条低山沟谷中,人居环境、基本农田种植、生态林木的分布形态都考虑到了沟谷的坡度与高程(图38)。因此,店坊河村的地理单元和生态单元性非常强,“三生空间”三者之间的融合关系也比较强。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基于这种特点进行了“三生空间”的重新构造。基于前文提到的“生态+”发展模式,我们制定了店坊河村自身的发展路径,包括新型农业、乡村文旅等在内的产业模式,以及与产业体系有机配合的经营模式(图39)。

 

1 店坊河村

 

38 店坊河村“三生空间”现状

 

39 店坊河村发展路径选择

针对店坊河村的“生态+”定位,形成了以特色农业种植、生态养殖并存发展成为村庄基础性特色产业的基本模式。同时,通过“三生空间”的配合,形成了一些相关的衍生功能,以促进店坊河村的产业发展与转型(图40)。例如,农业种植和采摘体验是生态区,但发挥了生产与生活等衍生功能,是多种功能的融合。另外,结合不同区域我们构筑了“三生空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一种特色生态种植+生态休闲农旅的“三生空间”协同模式(图41)。

 

40 店坊河村产业发展与转型

 

41 特色生态种植+生态休闲农旅的“三生空间”协同模式

在村域控制方面,我们对生态限制的坡度要求,板栗、瓜萎等种植产业的高程要求以及村域的生活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图42),对村域开发建设用地进行控制(图43)。规划以优先保护生态为原则,以实现“三生”融合发展为目标,整合“三生”空间布局(图44、图45),力求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与高效发展。在生态+生产方面,突出生态涵养功能(图46)。同时,结合不同沟谷的不同高程和坡度,进行生产生活及生态的耦合,在不同地方设置不同的特色农业种植与生态文旅(图47、图48)。生产+生态方面,形成了多维度旅游业态关系,包括乡村种植体验、山林野趣冒险、自然文化教育以及艺术品衍生(图49)。在生活+生产方面,对道路交通(图50)以及重要空间节点(图51)进行调整以适配产业转型。道路交通、公共设施以及公共空间的配置和选择,结合生活、生态和生产空间的要求同步考虑。除此之外,我们还对产业转型之后的民居进行了一些适配探讨(图51)。

 

42 生态空间、生产空间以及生活空间需求耦合分析

 

43 村域开发建设边界

 

44 店坊河村 “三生空间”协同规划

 

45 店坊河村“三生空间”面积比例

 

46 生态涵养功能

 

47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作物分区

 

48 农业地貌景观层次

 

49 多维旅游业态

 

50 村域道路交通规划

 

51 村域重要空间节点设计 

52 民居设计

第二个案例是花园村。花园村靠近城市与县城,旅游资源丰富,图53是花园村村域范围。由图可见,花园村与周边村落的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与现状条件均良好。村落附近有设置公路,交通区位条件良好。因此,我们对花园村的定义是“产业+”模式。花园村的规划基于青山镇镇域发展规划(图54),着重考虑了镇域内多个村落“三生空间”的互相协同,而非孤立考虑花园村自身的发展。由图55可看出,青山镇镇域内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因此,花园村定位及振兴路径(图56)同店坊河村不同。花园村的产业规划(图57)也不同于店坊河村,包括现代农业产业、乡村文化旅游与乡镇中小企业(图58)。以产业规划核心,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以实现“三生”融合发展为目标,整合“三生”空间布局(图59),我们对花园村的生态农业发展布局(图60)、旅游发展结构(图61)、道路交通(图62)、重要空间节点(图63)以及民居(图64)均进行了一定的规划研究。

 

53 花园村区位

  

54 青山镇镇域发展规划

 

55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56 花园村路径选择

 

57 花园村产业规划

 

58 花园村产业规划图

 

59 花园村“三生空间”协同规划

 

60 花园村生态农业发展布局

 

61 花园村村域旅游发展结构

 

62 花园村村域道路交通规划

 

63 花园村村域重要空间节点设计

 

64 花园村民居整治

综上所述,“三生空间”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三生空间”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了调整,那另外两方面也势必需要采取一系列适配措施。传统乡村的稳态发展便源于三者之间关联性的良好处理。以上就是我们对于“三生空间”的粗浅认知,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武联,男,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文章来源:中国城市规划)

文章录入:duyating    责任编辑:duyating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